close

「拒學」是什麼?

拒學是指「沒有明確的疾病、經濟及生理上等因素而沒有去學校或無法去學校的一種現象」,簡單來說,拒學就是「很想到學校去,卻又沒辦法去」的一種狀態。

多數人容易對拒學產生誤解,並且和學生的行為偏差問題聯想在一起。拒學並不是刻意造成的行為,它和行為偏差問題不同,兩者的行為動機與型態有很大的差異。拒學的孩子是想到學校但是卻無法付諸行動,會因為自己沒有到學校去的這件事而感到煩惱,拒學孩子的家庭運作功能也還算正常,甚至其中有很多是熱衷於孩子的教育問題,而這些孩子若是休息在家也多半會乖乖待在家裡。

行為偏差問題則不同,這些孩子對上學的意志較薄弱也比較沒有內心掙扎 、或是想求學卻侷限於環境因素無法達成而轉以偏激行徑發洩其內心不滿, 而這些孩子的家庭多半有很多問題、家庭的養育機能也較低,若是沒有到學校去,他們也不喜歡待在家裡會在外閒逛。

因此協助方式也是不同的,對於行為偏差問題的協助可能是要以提高孩子想到學校去的意願為目標,對於拒學則是如何讓意志及行動達到一致性為主。


「拒學」特徵有哪些?

拒學出現的時機常在轉換學期或升學的過渡期。孩子會拒學通常起因於人際關係、課業壓力、學校、師長及親子關係出問題等。由於孩子無法用言語表達自己的心理感受,又或者不敢和家長說,因此有時會以身體不適或學校因素或甚至是有時候在身邊的人看來不構成請假理由的因素為由希望可以不用到學校去。

這些反應多半在催促其上學又或者提到學校的事情出現,在確知不用上學則轉緩或消失,也因此孩子經常會被誤以為是假裝生病以便逃避上學,其實不是。

拒學並不是單一問題,因此若將孩子的拒學歸咎於特定原因,像是家庭教育、學校、校園暴力,都不是一個正確的方式,對於協助孩子的工作也沒有幫助,反而只會模糊焦點。而應該是去理解孩子的問題所在,改變問題的癥結、與孩子共同面對,會是比較好的方式。


重視孩子「拒學」問題可以幫助誰?

拒學行為對孩子本人的成長有極大的障礙,因為此行為使得孩子孤離於同儕和學校的學習環境,其心理功能及人際關係無法藉由正常的經驗來發展。短期的後遺症有 學業成就低、家庭互動困難,與同儕關係不佳;長期的後遺症包含低成就、工作困難,以及患精神科相關疾病的危險性增高等等。


如何解決孩子「拒學」問題?

初期即使教育與輔導介入發揮成效的個案,也需要持續支持與追蹤輔導,以確保其長程適應穩定與復原。嚴重個案則需深入評估其心理問題與行為模式,並了解家庭對其問題的態度與因應方法。


關心「拒學」的孩子需要什麼資源?

幼年害怕上學需由父母早期介入,若國高中階段才明顯怕上學,青春期和父母缺乏溝通習慣,適合由學校老師協助,藉由聊天、活動,慢慢溝通。

為 改善其症狀與適應困難,需要多重專業與家庭配合,包括整合對學員情緒行為疾患的了解到特殊教育課程中,協助建立對兒童青少年疾病復原更有幫助師生互動關 係,家庭也應避免歸罪孩子、責怪自己或逃避問題,積極參與治療,學習壓力與危機處遇的支持,並與教育以及醫療團隊成為相互支援的關係,才能幫助這群兒童與 少年,降低情緒行為所帶來的障礙,並確保他們永續發展與成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ingu8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